采購截止日期:長期有效
發布日期:2022-03-30 09:20
上門回收增塑劑 DOP DOA DMP DEP DBP BBP DEHP DINP
塑化劑種類很多,包括鄰苯二甲酸酯、脂肪族二元酸酯、脂肪酸酯、苯多酸酯、多元醇酯、環氧烴類、烷基磺酸酯等。狹義的塑化劑主要是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,是鄰苯二甲酸形成的約30種酯類的統稱,目前它是塑化劑的主體,主要由1個剛性平面芳環和2個可塑非線性脂肪鏈組成。 [5]
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一般在常溫下為無色透明的油狀黏稠液體,屬脂溶性物質,易溶于甲醇、乙醇、乙醚等有機溶劑,大多數是高沸點、低揮發度的液體,少數則是熔點較低的固體,其合成通常是由萘和鄰二甲苯催化氧化生成鄰苯二甲酸酐,然后鄰苯二甲酸酐與各種醇類酯化而獲得。 [5] 難溶于水,比重與水接近,與塑料分子的相溶性較好,兩者間主要由氫鍵或范德華力結合,彼此保持相對獨立的化學性質。可增加聚合物材料的延展性和柔韌性,改善加工性能,提高塑料制品的強度。 [6]
塑化劑通常在結構上具有極性或部分具有極性,是高沸點、難揮發與聚合物有良好混溶性的液體或低熔點固體。塑化劑分布在大分子鏈之間,能降低分子間作用力,使聚合物粘度降低,柔韌性增強。塑化劑分為主、副增塑劑兩大類,主塑化劑的作用是與樹脂很好的相容,其滲透性小、揮發性低,可提高塑化效率。 [1]
常用的主塑化劑有鄰苯二甲酸酯類和磷酸酯類。副塑化劑又稱為輔助塑化劑,其與聚合物的相容性較差,因此需要與主塑化劑并用,以達到降低成本的作用,常用副塑化劑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等耐寒型和環酯塑化劑。 [1]
塑化劑的種類不同對制品的性能影響有差異,在實際生產中極少單獨使用一種塑化劑,常幾種塑化劑混用,性能互補,達到良好的塑化效果。 [1]
塑化劑主要有脂肪族二元酸酯類、苯二甲酸酯類(包括鄰苯二甲酸酯類、對苯二甲酸酯類)、苯多酸酯類、苯甲酸酯類、多元醇酯類、氯化烴類、環氧類、檸檬酸酯類、聚酯類等多種。目前化工上已經研制和生產了上千種塑化劑,應用較多的有300~400種,我國生產的塑化劑約有100~110種。 [1]
很多醫用塑料用品如導管、輸液袋等,也都含有這種物質。塑化劑產品種類多達百余種,自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使用,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很快取代了當時用作塑化劑、氣味很大且易揮發的樟腦。1935年,隨著聚氯乙烯工業化生產,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,逐漸成為塑化劑的主體,約占塑化劑總產量的80%左右。這類塑化劑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防油性,常溫下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,難溶于水,易溶于甲醇、乙醇、乙醚等多種有機溶劑。包括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在內的塑化劑均是石油化工產品,只能在工業上使用,根本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,且具有毒性,因此禁止添加進任何食物、化工和保健品中。 [2]
比較常用且目前因增塑劑事件受到關注的鄰苯二甲酸酯有:鄰苯二甲酸二甲酯(DMP);鄰苯二甲酸二乙酯(DEP);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(DBP);鄰苯二甲酸二辛酯(DOP);鄰苯二甲酸丁芐酯(BBP);鄰苯二甲酸二(2-乙基)己酯(DEHP);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(DINP)。